【校史故事】《打开一把尘封55年的“锁”》(上)

作者:王民  来源:  发布日期:2015-03-16   阅读次数:
         自从2010年校史馆成立以来,作为学校宣传部副部长、校史馆馆长的我一直醉心于学校历史的研究。这期间,我曾在校刊上发表过两篇文章:《一次异常珍贵的发现》和《发现“南泥湾”》,没想到在校内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,特别是很多年逾花甲的老同志路上见了动情地说:你文章写得真好!我看了很多遍,让我们这些“京工人”感到骄傲,为了学校你真是下了大功夫了。虽然很多人并不认识我,但却记住了校史馆馆长的名字,记住了那篇文章。每当此刻,我心里就体会到由衷的幸福,大家的鼓励就是对我最大的承认与激励。同时我更从心里认识到:我的职责就是探究历史真相,弘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丰功伟绩,挖掘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件和英雄人物,鼓励今天的青年学生:认识历史,尊重历史,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,树立高远的理想,在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,用先辈的精神财富激发学生今天的斗志,提高学生战胜挫折、克服困难、乐观向上、努力拼搏的勇气。近些年来,我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在校史研究的过程中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更重要的是在探寻先辈足迹的过程中,我自己不断受到感动和陶冶,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极大的充实和洗涤。就在近期挖掘“505”探空火箭史料的过程中,我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,我不仅认识了一段神奇的历史,而且揭开了一个异常沉重的秘密。今天我要这段沉重的历史公布开来,希望能为熟知那段历史的人解开压在心头55年的一把“锁”。
      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宣传,大家都已经熟知我校在北京工业学院时期成功发射了“505”二级固体探空火箭——“东风一号”,第一次发射时间是195898日,开创了中国现代火箭技术的先河,成就了中国第一。虽然在这个问题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上海机电设计院有过争执,他们也曾宣传自己是中国第一。但随着各种资料的不断公开,特别是国内权威的火箭史书《中国探空火箭40年》和北京党史丛书《昨天的开拓》被大家的不断认可,北京工业学院的这个第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。现在大家搜索一下网络,百度一下“中国第一枚火箭”,关于这段历史事实已经说的非常清楚。前几日我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史馆,在介绍他们研制的“北京二号”探空火箭时,已经没有了中国第一的宣传文字。历史事实证明:这份光荣属于北京理工大学。
       关于“505”二级固体探空火箭的整体情况,当时参与研制工作的核心人物之一我校退休教授徐令昌在20081024日的校刊上曾发表文章《奏响新中国空间研究序曲》,详细介绍了“505”火箭的研制和发射过程。但是其中有一个情节让很多人茫然不知,文中写道:“攀登科学高峰绝不会一帆风顺。成功来之不易,不仅要艰苦奋斗,有时还要付出血的代价。发动机试验两次发生爆破,烧伤数人;固体复合燃料组在山西试制研究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,5位同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”5位同学同时牺牲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事太大了,在学校70多年历史中,这是唯一的一次。虽然很多读者对这段描述记忆犹新,但具体实情却鲜有人知晓。
        2012年底,我校退休教师贾展宁、王新华、李国光、范琼英、魏秀贞联名给郭大成书记写了一封信,信中列出了5位同学的名字:方修文,女,19岁,上海人,共青团员,三年级学生;杨潤昌,男,20岁,辽宁人,共青团员,三年级学生;余家荣,女,22岁,北京人,共产党员,五年级学生;丁玉峰,男,共青团员,一年级学生;王世荣,男,共产党员,一年级学生。(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5位同学的名字)建议挖掘5位同学的事迹,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写入校志和校史,在校史馆中宣传他们的事迹。郭书记批示:要采纳他们的建议,并作进一步发掘。并指明由我来具体进行挖掘整理工作。从那一时刻起,我就开始了系统的挖掘整理工作。这项工作具有很大的难度,第一,学校保存的“505”的相关档案尚属“绝密”,虽然已经过了解密期,但并没有进行解密手续,查找不便。第二,学校现有史书对此事基本无记载,只在校志中有一句话:“(1958年)1031日研制“505”配套的橡胶火药时,出现技安事故,5名学生不幸献身。”第三,由于当时保密的原因,整个过程和处理结果外界知之甚少。而参与处理的领导无一健在。当时经历此事的同学如今也已经近80高龄,谁也说不清后来处理的情况。第四,学校档案馆1958年、1959年的档案查找目录中没有任何相关信息。这些困难摆在我面前,让我无从下手。
        2013年年初,我向学校打报告,申请“505”的解密手续。学校保密处、档案馆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,但由于以前学校还从未进行过此类档案的解密工作,在多方请示上级部门以后,于20135月终于完成解密工作。使我能够查阅相关档案。但是经过长时间仔细查阅,在“505”的所有卷宗中,我仍没查到相关信息。今年暑假前,我到招分处学生档案室,希望找到5位同学的死亡档案。但是,翻遍了所有过去的档案,一无所获。我想,以前没有专门的学生档案室,是否保存在人事档案室呢?我马上又来到人事档案室。可是查阅了所有的死亡名单,仍然没有。我一筹莫展,5位牺牲的同学,在学校里哪里还有你们的踪迹呀?
       20139月里的一天,我突然听说原来6系的办公室主任王莎丽老师(现已退休)去太原找过5位同学的墓地。我赶快给王老师打电话询问,可是王老师说:“我们是2000年以后去过,但什么都没找到,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。”这条线索又断了。
       20131016日,我办公室继续翻阅“505”的档案,突然一个念头在心中掠过。我是从档案馆出来的,知道有一堆过去的学生卡片,是历史上查找学生信息用的。虽然现在早已弃之不用,但仍完整的保存下来。会不会在那里有所发现呢?我马上来到档案馆查阅。因为以前我曾是档案馆的副馆长,大家对我十分帮助,都帮我想办法。期间,我知道石小平老师是档案馆的老人,长期负责照片资料的保管工作,是一个热情细心的人。我就问他:“你知道历史上学校牺牲5个学生的是吗?”他马上回答:“知道呀,有事故的照片,可具体实情不清楚。”我一听心中一喜,说:“看来算是找对人了!老兄,赶快帮我找出来。” 石小平老师不愧是个老档案,不一会儿就拿出了一本相册,边说边指给我看:“我就见过这么几张,其它什么都没有。”我接过来一看,真是太好了!是一些烈士墓碑的照片。一共有8张照片,其中五张照片的说明是:“1958924日我校六系学生于家蓉、王世荣、方修文、丁玉峰、杨润昌五位同学在山西太原245厂搞科研中发生爆炸不幸牺牲,遗体安葬在太原双塔寺公墓。”旁边有五位同学的烈士墓碑,墓碑上清楚的刻着:“烈士于家蓉同志之墓”“烈士王世荣同志之墓”、“烈士方修文之墓”、“烈士丁玉峰之墓”、“烈士杨润昌之墓”,另外一张照片下写着:“19836月,五位烈士陵墓移葬在太原卧虎山烈士墓,旁边还有5张移葬在卧虎山以后的烈士墓碑”,所有墓碑上面的文字与在双塔寺墓碑上的文字是一样的,落款是“北京工业学院立”。但是所有照片中都没有烈士遗像。我看到这些墓碑照片真是激动万分,原来这五位同学都已被评为烈士,而且在1983年又重新被安葬过。这是我迄今为止最重大的发现,有了这些照片的史料,我下一步的工作就好做多了。下一步的发现就全靠这些卡片了。可是这些卡片已弃用了多年,连查找的方法和顺序都说不清了。他们就让我自己去翻。此时我心想:这可是最后的希望,在这些卡片中看能否见到5位烈士的真容呢?刚开始我也是摸不到头绪,这些卡片的顺序全都乱了,而且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列的,每一个姓中都包含着很多届的学生,这就给查找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,我按照已经掌握的学生姓名先从方修文查起,足足翻了有一个小时,突然眼前一亮见到了方修文同志的名字,卡片的编号是556088,卡片的最后一栏,离校原因中注明:“因公牺牲”,卡片上还有方修文烈士清晰的个人证件照。我找到了!终于找到了!!这是我看到的五位同学中第一个同学的形象。紧接着,我就乘胜追击去寻找另外四名同学的卡片,还好有了这次经验,下边的查找就顺利多了,王世荣、丁玉峰、杨润昌同学的卡片很快也被我翻了出来,但是余家荣的卡片我却怎么也找不到,正在我苦思苦想的时候,突然发现我手里拿的是贾展宁等同学提供的姓名,而墓碑上的名字是于家荣,因为是按姓氏来查找,“余”字写错了,应是“于”,我当然找不到了。当更正了这个错误以后,于家荣同学的卡片也被我顺利找到了,我把5张卡片拿出来,还没来得及高兴,却发现杨润昌同学的卡片上照片早已遗失。我翻遍了装卡片箱子的里里外外,就是找不到杨润昌烈士的照片,没有办法,我带着喜悦和遗憾把5张卡片拿出了档案馆,打算回到了我的办公室进行扫描。当我办理手续时,档案馆的同仁们都说:“王馆长,你可真行,这都让你挖出来了”。我想:一,这是功夫不负有心人,二是我和这些烈士们可能有些天生的缘分吧。20131016日这天必定是我难忘的一天,我不但找到了这五位同学的卡片,还从历史照片中得知他们都作为烈士被安葬在太原的烈士墓里,我想,有了这些材料,我以后宣传起来就会引起更多的震撼,带来更好的效果。回到办公室,我把这些照片仔细的扫描后,又将卡片还回了档案馆,有了这些照片作证,我就可以进行我的下一步工作了。